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运输管道使用时间长了以后,难免会有“铁锈”、“淤泥”沉积管壁,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便会使管道的管腔变小,影响管道的输送功能。同样的,作为大脑主要的输血管道,颈动脉在昼夜不停地工作下如果疏于保养,便会有“铁锈”、“淤泥”沉积管壁,造成管腔的狭窄,从而影响其向大脑运送血液的能力。这就是颈动脉狭窄。
临床上依据颈动脉狭窄是否产生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①脑部缺血症状,可有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②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 h 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③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严重者出现昏迷等,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的体征和影像学特征。许多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任何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有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根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或斑块溃疡被公认为“高危病变”,越来越受到重视。
颈动脉狭窄所致的卒中,其主要原因是颈动脉斑块脱落,掉入颅内并阻塞了颅内动脉,造成大面积脑组织坏死。当斑块的大小不足以阻塞主干动脉,而是小斑块的脱落,就会造成一过性的脑缺血发生及TIA。颈动脉斑块形如自来水管道的铁锈,不时的脱落就会反复的发作小中风。并非所有人的颈动脉斑块都一样,有些斑块较为松软并混有血栓,外观形似豆渣,可被称为不稳定斑块。有些斑块较为坚硬,甚至形成钙化,形似骨质,可被称为稳定斑块。而不稳定斑块脱落风险大,容易造成脑梗死。
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绝大多数颈动脉狭窄的主要选择。在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我们将颈动脉内的粥样斑块摘除、重新建立供应脑部的不间断血流。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施行血管内成形术和介入支架,即在血管内导入一球囊到斑块处,置入一支架扩张血管壁。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美国有最高的疗效,公布的死亡率仅0.8%,发病率1.8%。